12月14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电影《红船:开天辟地》启动仪式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大有书局举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何毅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谢春涛,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晶明,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葛学斌,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史建伟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何毅亭在讲话中指出,站在两个100年交汇点上看《红船:开天辟地》的拍摄,总结百年大党的成功经验、成功秘诀,意义更加重大。这100年,风雨兼程、苦难辉煌、波澜壮阔,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奋斗的100年。现在,中华民族不仅站起来了,富起来了,而且开始强起来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在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开启,用这样的大历史观来看待《红船:开天辟地》的拍摄,来看待这部电影反映我们党是如何起步、如何开天辟地的,这对于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我们拍摄《红船:开天辟地》,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就是要挖掘百年大党的特殊精神品质和精神内核。“红船精神”就是其一,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禀赋才走到今天。要把“红船精神”用电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达出来,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特殊精神品质和精神内核呈现出来,拿出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的好作品。
谢春涛在讲话中指出,在当今世界各国政党中,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成立近百年,连续执政70多年,引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党,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周年之际,用电影方式把百年之前中国共产党怎么成立、由什么人建立等历史呈现出来,具有重要意义。拍摄好这部献礼影片,要讲好“红船精神”的主题,通过一个个人物、一个个故事,把“红船精神”和党的初心、使命表现出来,让观众了解当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这些人为什么成立这样一个党、为什么接受马列主义。要处理好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作为一部重大历史题材电影,在关键和重要的历史细节方面要真实可靠,不能虚构。电影不仅要有艺术感染力,也要有历史真实性,让历史研究工作者无可挑剔,做到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巧妙结合。
阎晶明在讲话中表示,红船作为一个历史符号、一种精神象征,以一个非常小的点勾连起一段宏大历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是很好的文艺创作素材,跟文艺的结合具有天然优势。电影要把1921年前后的历史真实表达清楚,要把100年前的起点和今天的现实联系起来,要突出“红船精神”、突出党的先进性,在精神挖掘与主题引导上使影片对今天更有启示意义。
张宏在致辞中表示,“红船”是一条启蒙之船、理想之船、奋斗之船、革命之船、复兴之船,作为向建党百年献礼的电影《红船:开天辟地》,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和光辉的现实意义。电影不仅要展示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要展示出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风华正茂的新作为与新气象。
葛学斌在致辞中表示,红船启航于浙江,浙江的改革发展史就是一部浙江人民继承弘扬“红船精神”的首创史、奋斗史、奉献史。作为中国革命红船的启航地,浙江重点打造《红船:开天辟地》这部献礼影片,就是要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人民情怀,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希望主创团队秉持工匠精神,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标准,力争把故事讲述得更加精彩、人物刻画更加饱满、家国情怀更加动人、影像风格更加吸引人,要注重关照大众欣赏品位,吸引更多年轻人点赞。
史建伟在致辞中表示,河北有着以西柏坡为代表的深厚红色文化,这次能与浙江省一起参与影片《红船:开天辟地》的创作拍摄,感到非常光荣、责任重大,河北省会为影片创作拍摄提供红色文化研究成果,搭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同频共振的立体宣传格局,做好宣发等工作,为献礼建党百年、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胜利贡献河北力量。
启动仪式还邀请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教授张太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祝灵君、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等专家学者,对电影《红船:开天辟地》剧本编创等环节进行把脉,专家们就该影片的创作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意见建议。
张太原在发言中认为,史诗题材的电影要选择具有现实性和教育性的史实进行艺术加工。影片有两点值得进一步突出:一是毛泽东对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特别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二是毛泽东等人创立的新民学会,标明的宗旨是:改造中国和世界。毛泽东说中国人的世界主义就是“愿自己好,也愿别人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一开始就表现了一种推己及人的世界观念和天下担当。用电影艺术展现这样两种史实,可以更好地理解党的初心,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提出的“合作共赢”,更好地认识到中国的强盛是世界的幸事。此外历史题材电影要追求于平凡中见伟大,于细小处示大道。
祝灵君在发言中表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被毛主席比喻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随后,我们党经历了南昌起义的“惊天动地”、新中国成立的“翻天覆地”、改革开放的“改天换地”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别有天地”。我们党从“开天辟地”走向今天“别有天地”,有强大的内生逻辑。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充分展示我们党走向百年大党强党的密码,即党承载的永恒初心和艰巨使命,也希望这部电影用影视的力量感染人,用真理的力量教育人,用正义的力量激励人,成为全党开展党性教育的好教材。
戴清对剧本细节提出了建议,并表示任何创作都将落实到思想的审美化,这部电影的创作要把握好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与戏剧化的分寸、对历史人物真实性的塑造、对历史时空特定场景真实感、画面感和动作感的巧妙结合,要把伟大的、光辉的思想转化成艺术感染力。
刘琼发言中表示,将“红船精神”的权威解读及最新研究成果如何进行影视转化很重要,希望影片能结合好“红船精神”和“四史”内容,让影片形成良性教育和影响。《人民日报》一直以来很关注主旋律影视作品,将会在影片宣传方面及时配合做好宣传工作。
邓凯在发言中表示,“红船”在《光明日报》具有神圣的地位。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了并阐释了“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的源头精神,也是我们共产党人必须铭记的初心,“红船精神”既是历史的更是当代的,用影像的方式深度再现我们党的诞生,表现好“红船精神”,是献给建党百年的最好礼物。
浙江影视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电影《红船:开天辟地》总制片人杨扬代表出品方介绍汇报了该影片的筹拍情况。杨扬表示,影片主创团队和中央党校的专家团队反复论证、精心打磨剧本数十稿,努力让影片立意高远、结构宏大、人物饱满、史实不虚。在组建团队上集结了强大的主创阵容,由著名作家黄亚洲担任编剧,由多次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国家一级导演沈东担任导演,由实力导演王德庆联合执导,金牌制片人叶进军担任制片人,影片将由侯京健、陈都灵、张桐、余少群等老中青实力派演员联袂出演。全体主创把“红船精神”落实到整个创作中,以首创、奋斗的“红船精神”为引领,精心制作、匠心打磨,携手打造一部新时代经典的建党大片,向党和人民献礼汇报。
电影《红船:开天辟地》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红船精神”为纲,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求索中国向何处去的故事视角,准确演绎、全方位呈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与历史必然性,从原点解读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逻辑和百年的奋斗初心。
影片由浙江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初心文化有限公司等单位出品,河北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红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出品。
启动仪式由中央党校出版集团、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主办,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华夏电影、浙江影视集团、初心文化承办,河北省委宣传部、杭州市委宣传部、嘉兴市委宣传部、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黑龙江广播电视集团协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秘书长王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办公厅主任张素峰,中央党校出版集团总经理崔宪涛,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吕建楚,河北影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胜君,浙江省相关领导郝志毅、王登峰等,以及电影编剧黄亚洲等主创人员出席了活动。启动仪式由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总经理王君主持。
据悉,影片于12月18日正式开机,拟定于2021年7月全国上映。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微信公众号
省委党校智慧校园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Wanhu
皖ICP备06012118号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196号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号 邮编:230022
访问量统计(您是本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