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教师是校(院)事业的希望所在。校(院)委会一直十分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举办这个培训班,就是校(院)委会根据校(院)事业发展需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安排,是校(院)培养造就中青年理论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实现校(院)“四个建成”发展目标的一项基础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主业主课,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这其中包含着全校中青年教师的贡献。当然,在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还有差距,反映在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上也还有不足,一些教师包括中青年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明显短板。这次培训班,重点围绕如何用学术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设置培训课程,开展学习交流和教学观摩。下面,我就学好用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三点意见,与大家交流,也作为这次培训班的开班动员。
坚持学深悟透 在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当标杆
学好是用好、讲好的前提和基础。党校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理论力量,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笔杆子”,理应在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走在前列、当好标杆。党校教师学好这一思想要把握好正确方向,也要掌握好科学办法。
第一,要研机析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理论创造、智慧结晶和精神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对党校教师来说,学习这一思想,不能停留在抽象概念性的掌握、表面笼统性的理解和一般原则性的把握上,而应该围绕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发展脉络、精髓要义、基本范畴、主要原理、实践要求以及原创性贡献等进行精耕细作、精研细磨,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做到全面掌握、吃透弄通。通过研机析理,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政治逻辑、实践逻辑,全面领会蕴含其中的真理力量、道义力量、实践力量、创新力量,从而增强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
第二,要融会贯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所涵盖的各领域各方面内容是相互关联、相互贯通的,需要从整体上系统把握、融会贯通。同时,这一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从历史和当下、国际和国内、理论和实际结合上进行思考和把握,因此需要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通起来,同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砥砺奋斗、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探索、同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的社会变革贯通起来,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贯通起来,这样才能看得深、悟得透、把得准。
第三,要常学常新。伟大的思想、精深的理论,要学到家、学透彻,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共产党宣言》,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就已经读了不下一百遍,每学一遍都有新的启发。大部头的《资本论》,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期就读过三遍,写了18本读书笔记,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同样要不断地学、反复地悟,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学习韧性。要把常学常新作为一种追求、一种习惯,内化为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断作出新思考、积累新体悟、收获新进步。
当前,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全党全国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说,四中全会文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问题上的具体展开。大家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坚持学以致用 在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当标杆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根本的就是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力量。
第一,用以坚定对党忠诚。党校是政治学校,也是政治机关,对党忠诚是党校教师的首要政治品格。正所谓“治人者必先自治,成人者必先自成”。党校教师必须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份忠诚既是政治态度更是行动要求,体现为时刻牢记政治身份,在教学、科研等一切活动中始终坚持党校姓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体现为把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光荣使命,深入学习、不断参悟、努力践行;体现为始终坚守党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阵地,敢于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风险挑战,敢于同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作斗争。
第二,用以涵养师德师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中央党校教师为党的高中级干部授课,应该在师德师风上有更高要求、更严标准,体现出高尚纯粹的党性修养、怀德如玉的道德情操、率真乐道的文人风骨、从严从实的治学精神、坚定执着的学术追求。中青年教师往往处在生活压力凸显期与事业发展积累期叠加阶段,能否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专注于事业追求,最考验大家的定力和毅力,也最能检验大家的境界与担当。中青年教师只有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自觉把个人追求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紧紧联系起来,虚心向学、潜心问道,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才能进入佳境、终成正果。
第三,用以增强过硬本领。思想的伟力既在于自身之精微高远,更在于能够给人以智慧启迪和方法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认识论与实践论的有机统一,为党和国家事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提供了行动指南。具体到党校(行政学院)来说,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行政学院)办学治校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造就一支可堪重任的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教师队伍本领高强,主要就体现为过硬的教学本领和科研本领。教学本领,主要体现为会讲课、讲好课的能力;科研本领,主要体现为做学问、搞研究的能力。党校历史上,课讲得精彩、让人终身难忘的名师大家,无一不是自己学术领域的佼佼者。所以,教学科研是一体两面,不可偏废。我们要立足于科研,着眼于教学,不断提升业务本领。
第四,用以砥砺担当作为。校(院)委会提出的“四个建成”目标,不是轻轻松松就可以实现的,在工作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困难,需要有昂扬奋进、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需要大家撸起袖子、甩开膀子、苦干实干加油干,中青年教师尤其要努力成为“四个建成”的“铁军”。特别是要进一步聚焦主业主责,在教学科研方面有更大作为。近年来,我们在课程设置上优化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论+分论”的教学体系,下一步要争取多出精品课、多打造样板课。我们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前段时间征求了部分学员和教师的试用体会,得到高度认可。大家要用好这本教材,也要引导学员学好用好这本教材。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协同攻关,努力多出高质量、有分量、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坚持传道解惑 在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当标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之“大道”。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要以传授这一“大道”为头等大事,党校教师要以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第一任务,努力讲得学员喝彩,讲得课堂生辉,使这一思想广传远播、入脑入心。怎样才够得上“讲好”呢?我认为需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突出政治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讲授宣传这一思想是讲授宣传新时代“政治第一课”,政治性强是第一位的。政治性强,包括政治立场要坚定、政治站位要高、用学术讲政治的水平要高、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严等。不仅要坚决反对不讲政治、淡化政治,也要坚决防止泛政治化,坚决杜绝“高级黑”“低级红”。中青年教师要加强政治历练,提高政治眼力,善于从政治角度看问题,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立场发声,引导学员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增强针对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作出的深入回答,是具有鲜明问题导向、着眼于解决问题的科学理论。要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讲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问题导向,引导学员把握问题背后的理论逻辑。还要看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学员,都有较高的学历和理论基础,都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的。通过在学校一两个月甚至一个学期的学习,带来的问题解决了没有?疑惑解开了没有?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和把握当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研究“两带来”问题,在关注实践中加强思考与研究,在深入实际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员更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三,注重学理性。一堂好课必然是学养厚重、学理醇正的课。这几年我们反复强调用学术讲政治就是这个道理。用学术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要在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上下苦功,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同时要博览群书,大胆吸收人类有用的文明成果,要打破学科门户之见,搞哲学的不仅要有哲学学养,搞政治学的不仅要有政治学学养,搞经济学的不仅要有经济学学养,搞社会学的不仅要有社会学学养,我们要向马克思学习,将文史哲经各个学科打通,既专又博,做学术上的大家。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选择的学术框架一定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为讲好党中央精神服务。在讲授中,要坚持学术观点和政治观点相互映衬、学术逻辑和政治逻辑相互支撑、学术话语和政治话语相互辉映,坚决避免“用文件解读文件”“用现象说明现象”,从而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讲深刻,彰显这一思想的真理力量。
第四,体现艺术性。一堂高水平的授课,一堂精品课,政治性、针对性、学理性固然重要,但授课艺术也是必不可少的。授课艺术,包括得体的语言表达、适宜的讲课技巧、先进的讲课手段等等。试想一下,如果一堂课的内容很丰富,但授课教师表达不清楚,语言不吸引人,就像茶壶里煮饺子,总是憾事一件。讲课缺乏技巧,语言干涩,照本宣科,就会让学员昏昏欲睡。相反,能够把握好节奏和声调,做到以声传情、以音动心,课堂效果就大不一样。这里很重要的,是要做好语言的转化。善于把书面语言、文件语言转化为生动鲜活的口头语言,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深奥道理通俗易懂,把理论“落细落小”,让思想“绵绵用力”。还要创新授课方式方法,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情景模拟式等多种方式,增强讲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启发力,让学员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听了还想听,走了还想来。
中青年阶段正是建功立业的黄金窗口期,你们正赶上党校事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今日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就在各位身上。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工作千条万条,归根结底要看学好用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条。学好用好讲好,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学好是基础,用好是核心,讲好是关键。在这方面,希望我们的中青年教师有所作为、大有作为。大家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引方向的思想旗帜,作为自我修炼的精神指南,作为取之不竭的理论宝库,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创造新的更大成绩。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微信公众号
省委党校智慧校园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inggao
皖ICP备06012118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196号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号 邮编:2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