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第六届精准扶贫论坛在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举办。论坛以“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主题,邀请了国内扶贫研究的专家学者、扶贫一线的干部、参与扶贫的部分企业代表参加。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李毅、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出席并讲话,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主持论坛开幕式。
李毅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我们抗击疫情取得重大战果之际,举办精准扶贫论坛目的是为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和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贡献智慧和力量。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伟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人间奇迹,必将彪炳史册。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立场观点方法的具体实践,抗击疫情是为了人民的生命与健康,脱贫攻坚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与安宁,“一个都不放弃”正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追求的生动写照。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都必须牢牢把握精准性要求,要科学把握精准扶贫的要义,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群众状况,运用科学手段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希望大家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方面多谋好思路,多出好点子,为取得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贡献良策。
杨亚林在讲话中向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长期以来对昭通的帮扶、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昭通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扣精准扶贫要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坚持把易地搬迁作为主攻方向,通过城乡人口格局重构、产业发展结构重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重塑“三位一体”整体推进,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可望如期实现脱贫,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高质量的脱贫答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伍振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中国扶贫》杂志社总编辑文炜、大关县县长雷楚英、怒江州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刘会平、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曹立等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交流了经验做法,提出了对策建议。
今年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帮扶大关县的第21年。近几年来,大关县在省、市两级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以超强力度、超强举措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综合贫困发生率从49.5%降至1.54%,于2020年5月份以优异成绩实现脱贫摘帽。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办公厅主任张素峰、科研部一级巡视员王德颖、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许正中、报刊社副总编何忠国,云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杨铭书、副校(院)长黄颖,云南省扶贫办副主任宁亚宁,昭通市委副书记朱家伟、秘书长尹朝禹,大关县委书记陈刚参加论坛。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微信公众号
省委党校智慧校园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inggao
皖ICP备06012118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196号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号 邮编:2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