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晚,由进修一部主办、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第69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专题支部承办的“求实”沙龙(第7期)在综合楼报告厅举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李毅出席,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第69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专题支部书记,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宋国权主持,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第69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专题支部学员,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副部长级)王旭东作主题为“敦煌与故宫——不同力量铸就的文化丰碑”的主题讲座。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第69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专题,厅局级干部进修班(第77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善政府治理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专题全体学员,进修一部主任樊秀萍、副主任谢煜桐、郭可坤等180余人参加活动。
王旭东曾在敦煌工作28年,2014年12月任敦煌研究院院长,2019年4月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结合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王旭东以自己长期从事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弘扬的实践和思考,讲历史遗存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元素及其力量,讲中外文化、中国各民族文化交流融汇对中华文化丰富发展的积极意义,讲下一步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举措,生动而扎实,既有感染力又有说服力。
点开一张张展示敦煌厚重悠远之美的图片,王旭东从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设立敦煌郡讲起,将这片丝路绿洲成为佛教东传关键节点,从4世纪到14世纪长达千年的石窟开凿,中外艺术在此交流融汇并逐步中国化,佛教精华被中华文化吸收为有机组成部分的历史过程娓娓道来。他更深情追忆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为代表的前辈们的感人事迹,令听者动容:为敦煌遗产不再被帝国主义列强巧取豪夺,肩负起保护研究传承敦煌这份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形成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讲述转到与敦煌同在1961年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又同在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故宫,王旭东同样借助一张张图片,以小见大揭示建筑整体布局、宫殿内饰乃至宫殿命名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元素和哲理,以及不同地域文化如江南文化、不同民族文化如藏传佛教乃至西洋文化在这里的交汇融合。
进入互动环节,综合楼报告厅内气氛活跃,精到的提问引来精彩回答。当一位学员问起“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局面如今是否扭转,王旭东在作出肯定回应后话锋一转:“我们并不希望敦煌学‘回归’,敦煌学应该在世界。要让更多外国学者研究敦煌,以他们之长向各国人民传播敦煌文化和中华文化。”又一位学员对故宫发展的提问,引出王旭东对“四个故宫”建设的详细说明:以“平安故宫”为前提,把“学术故宫”作为核心,不断开掘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然后通过“数字故宫”向更广大的人群作更有质量的传播,打造好“活力故宫”,助推文化、文物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整整2小时,当“求实”沙龙散场,走在寒夜里的学员们仍三三两两,热切议论着各自的中华文化新感悟。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微信公众号
省委党校智慧校园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inggao
皖ICP备06012118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196号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号 邮编:2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