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校新闻

央校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央校新闻

以扎实科研工作服务党史学习教育

发布时间:2021-04-01作者: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唐晓轩分享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充分发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作用和科研优势,认真策划科研选题,大力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积极开展党史学术研讨,以扎实的科研成效服务党史学习教育。
  设置专项科研课题,深入研究总结百年大党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充分发挥校(院)科研优势,在2021年度的校(院)科研项目中,专门设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史研究”“习近平关于学习‘四史’重要论述研究”“中共党史中重大决策、重大事件研究”等17项选题,进一步夯实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理论基础;倡导有深度的学术研究,鼓励教师坐冷板凳、下苦功夫,坚持按史学规范开展有深度的学术研究,努力推出一批史学界公认的党史著作,增强校(院)在党史学界的影响力,以扎实的学术成果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目前,正加紧推进《中国共产党百年史》丛书出版。加大对作为党史有机组成部分的校(院)史的研究,回顾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历史,梳理总结办学治校经验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搜集整理老一辈革命家任党校校长时期的讲话等校(院)历史文献,做好党校口述史的整理工作;设置“百年党史中的党校(行政学院)学科学术史研究” 课题,以学术和学科发展为主线,系统梳理和总结党校(行政学院)学科学术建设成就和经验,继承发扬党校光辉的学术传统,增强学术自信,提升党校的学术影响力;推动教研部门紧密结合各自教学重点、教研领域深入挖掘我们党成立以来在本领域的实践历程、宝贵经验和思想理论成果,既推动理论研究,又促进教学工作。
  组织撰写理论文章,积极在中央主要媒体发文发声
  充分发挥校(院)理论优势,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署名在中央主要媒体发表《“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兼论“四史”学习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思维和战略思维》《树立正确党史观 上好共产党人的必修课》等20多篇理论文章;组织专家学者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先后撰文并发表《以“正确党史观”观党史》《沂蒙精神的当代启示》等多篇文章。这些文章在媒体上发出了党校声音,对于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党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正积极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做好理论研讨会准备工作,选报了参会论文。这些论文主题鲜明,史论结合,着力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开展系列学术研讨,发挥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的科研协作优势
  围绕庆祝建党百年和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上下联动,开展系列学术研讨。在校(院)层面,将举办“青年成长与百年党史”青年学者论坛、“政党的地位与作用:发展中国家的治理之道”第二届发展中国家治理高端智库论坛、“建党百年党的建设经验”第一届党的建设高端论坛、“百年大党的卓越领导力”第四届中国共产党领导力论坛;鼓励各教研部门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开展学术研讨。注重整合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力量,充分发挥系统优势,积极搭建交流平台,积极筹备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党史学科建设研讨会,拟在上海、嘉兴两地举办主题为“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的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推动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党史学科建设和党史研究水平不断提升。
  大力实施“2+2工程”,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创新方式方法,实施“2+2工程”,用新媒体短视频和采访实录等方式讲好党的故事。“2”即推出二个主题的系列理论短视频:一是《红色经典演绎百年党史》,选取代表中国共产党精神气质的经典文章,组织校(院)青年学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引导新媒体受众尤其是当代青年,更深刻更准确地了解党的百年历史;二是与新华网强强联合,制作《党校思客讲堂——了不起的百年》,邀请专家学者以讲故事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讲述党的百年奋斗和成就。“2”即推出二组采访实录:一是《百年奋斗访谈录》,通过访谈一批党史和理论大家,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程、理论发展、宝贵经验;二是《脱贫攻坚访谈录》,通过采访抓脱贫攻坚的“五级书记”和典型人物等,忠实记录脱贫攻坚波澜壮阔伟大实践。实录的部分内容已在《学习时报》摘发,并将结集出版。
  •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微信公众号

  • 省委党校智慧校园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inggao

                         皖ICP备06012118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196号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号 邮编:2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