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新闻

校(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校(院)新闻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学思践悟系列报道 | 涵养为民初心 砥砺奋斗力量 —— 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王家坝现场教学侧记

发布时间:2025-04-28作者:成洁来源:分享到:

2020年8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来到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闸、蒙洼蓄洪区曹集镇利民村西田坡庄台等地考察。总书记在考察调研中指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也要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必须以确保行蓄洪功能作为前提。要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扬长避短”。


4月21日,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第28期选调生进修班学员沿着总书记考察的足迹,赴阜南县王家坝闸、曹集镇西田坡庄台等地开展现场教学,实地重温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涵养为民初心,砥砺奋斗力量。


淮河安澜的精神丰碑


站在巍峨的王家坝闸前,历史的涛声穿越时空呼啸而来。这座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安澜屏障,自1953年建成以来,在13个洪水年份里,王家坝闸16次开闸蓄洪,累计蓄滞洪水75亿立方米。每一次闸门开启,都是蒙洼蓄洪区以万亩良田被淹、数万户居民转移为代价,换取淮河中下游安澜的壮举。正是蒙洼人民的无私奉献与牺牲,铸就了“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同舟共济、科学治水”的王家坝精神。


“王家坝闸不仅是水利工程,更是一座精神丰碑。”阜阳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党组成员、副处长刘凯强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王家坝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既要顺应自然规律,也要发扬王家坝精神,把“人民至上”理念转化为工程设计、施工、运维的每一个细节,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升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站在王家坝闸前,我深刻理解了‘全局’二字的分量。”淮北市濉溪县五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娜娜感慨道:“我们将把这种大局意识融入乡村振兴规划,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中主动平衡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党群共治的崭新篇章


西田坡庄台,这里曾被戏称为“出门撞南墙,抬头一线天,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如今已成为“坡下绿草坡上花,水里鱼儿在中央”的生态家园。人居环境的蝶变,既镌刻着脱贫攻坚的奋斗足迹,更彰显着党群共治的治理智慧。脱贫攻坚以来,阜南县委、县政府对131个庄台实施“五化”整治,让旧貌换新颜。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田坡庄台考察时,走进村民王今桂家,鼓励他因地制宜、发家致富。如今,王今桂创立芡实品牌、经营小超市,西田坡庄台也依托湿地风光发展生态旅游。“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同样需要精准发力。”黄山市财政局(市政府国资委)金融协调科科长梁宁深受启发,“我们将创新开发‘抗洪应急贷’‘芡实产业链金融’等特色产品,构建‘政府+银行+保险’风险分担机制,让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到产业发展的‘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红色精神的淮畔回响


当天下午,阜南县委党校报告厅内,一场以王家坝精神为主题的艺术党课正拉开序幕。“淮河琴书”代表性传承人孟影携其团队,以传统说唱艺术形式,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他们接连演绎了《坝王花》《丰碑颂》《淮河魂》三部经典曲目。《坝王花》生动展现了治淮模范李秀英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故事;《丰碑颂》歌颂了王家坝人民在抗洪抢险中展现出的英勇无畏与无私奉献,彰显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精神;随着《淮河魂》的悠扬旋律在报告厅内缓缓流淌,学员们仿佛看见历代治淮人筚路蓝缕的身影,听见洪水退去的土地上,新时代奋斗者播种希望的铿锵足音。诗朗诵《忆先辈展新局》中,阜南县第一位水利工程师李西林、全国“抗灾救灾先进个人” 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郜登福的后代深情回顾了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学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从王家坝闸的巍巍闸体到西田坡庄台的如画美景,从脱贫群众的幸福生活到艺术党课的铿锵旋律,王家坝现场教学让学员们锤炼了党性,砥砺了初心。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现场教学为契机,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实干实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微信公众号

  • 省委党校智慧校园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inggao

                         皖ICP备06012118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196号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号 邮编:2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