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合格的党校教师,要做到“三个坚持”“三个表率”。
坚持党校姓党,争作严守政治纪律的表率
党校姓党是党校的根本特点与基本要求,更是党校的特色优势。作为一名党校教师,必须始终坚持党校姓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校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政治素质,真正做到忠诚坚定。一方面,要坚决维护党的形象,传递党的声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无论在党校内还是党校外,时刻牢记党校教师身份,发表言论和观点都要力求科学、严谨、准确、鲜明;在课堂上和其他公开场合都要坚持传递正能量,决不口无遮拦,这是党校教师的首要职责。另一方面,要为党的理论创新服务,坚持用学术讲好政治。要有自己的学术定位与学术品位,形成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将科研、教学、咨政整合成自己的资源。坚持用学术讲政治,将党的理论讲透彻,做到一部讲稿就是一篇科研论文。
坚持深入钻研,争作爱岗敬业的表率
要出色完成干部培训的需求、组织的需求,加强学习和研究、坚持深入钻研、力求精益求精。
要以学术立身,必须有学术研究功底,同时能将学术研究转化为教学能力,当好理论翻译,使复杂的理论简明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让学员记得住、忘不掉、用得上。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加强学习和研究、坚持深入钻研、力求精益求精,具体要做到三点。
一是做到五个“要”:一要理论联系实际,用案例、故事来讲一些深奥的、枯燥的理论;二要善于总结提炼,把学员零散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总结提炼出来;三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让学员感受到有深度,听得解渴;四要不断更新内容,能够与时俱进;五要用学术讲政治,讲清楚一些重大决策部署背后的知其所以然。这5个“要”要求党校老师应始终保持知识的储备和更新,既要研读学术经典又要了解学术前沿和时代热点,提升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同时要求党校老师平时要在三个字上下足功夫。第一,在“专”字上下功夫。要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领域,努力学习专业理论,注重积累自己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只有专业知识掌握得牢固,才能在课堂上融会贯通,才能提升总结概括能力,才能有自己的分析框架与自己的严密逻辑,上课内容才能有深度。第二,在“苦”字上下功夫。要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走访调研。近几年我先后跑遍了安徽省100多个农村村镇,走访了近千名乡村干部、农村党员群众。在课题研究中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的鲜活资料,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也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现实案例。第三,在“熟”字上下功夫。课程内容备好后,还得下功夫去熟悉教学内容,力争做到讲稿烂熟于心,慢慢形成自己的内容体系、自己的分析逻辑、自己的语言风格、自己的教学特色,这样在课堂上就能驾轻就熟、运用自如。
二是要做到一丝不苟,严谨、周密。做到严谨,须在“精”字上下功夫。备课时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都要反复推敲,做到严谨、准确。同时,一堂好课,既要有思想性也要有艺术性,既要有思考感也要有回味感。18年来每上完一堂课,我都要加以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和完善,就像打磨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离不开精益求精。要做到周密,须在“全”字上下功夫。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要全面细致、博采众长,集千家精华,成一家风骨,树立整合创新意识。
三是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学术定力,不能浮躁,不能打折扣。要有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与研究领域,咬定青山不放松。只有集中一点发力,才能有积累、有基础,才能厚积薄发,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课堂上才更有底气、更有自信。因为学术研究的高度就是讲台的高度,学术研究的深度就是教学的深度。当思想解放与思想混乱并存,理论繁荣与理论泡沫同在之时,党校教师一定要克服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倾向。对问题的研究要深、要透、要准,不能有半点含糊。
坚持德才兼备,争作修德的表率
教师以上好课为本,一堂课之所以能够打动学员,不仅依靠教师的学识魅力,更关键的是内蕴于老师外在魅力中的党性修养、道德品行、价值观念、精神境界。因此,德才兼备是做一名合格党校教师的必备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两个常修”:一要常修职业道德。树立职业精神,爱岗敬业,坚持专心致志做学问,不见异思迁;默默无闻做研究,不追逐时尚,不追逐热闹,将党校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人生事业。这样就自然会把工作过程当作一种享受,享受其中的乐趣。虽然每次备课从拟选题到写讲稿再到做PPT和熟悉讲稿,这个过程漫长而又辛苦,但每当完成一篇讲稿,备完一个专题,自己就会特别有成就感、愉悦感,根本不感到累,因为工作的过程就是享受生活的过程。另外,每次上课的时候,每当自己讲完一个观点,听众频频点头或者给自己一个微笑的时候,特别有一种幸福感、认同感。因此,我相信,学会享受工作的过程,就不会感到苦和累,反而感到很充实、很幸福。二要常修个人道德。要谦虚谨慎,时刻保持空杯心态,吸收他人的长处,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始终自我提醒: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要保持谦卑的态度。
[作者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原文刊载于《学习时报》2019年5月3日第A11版]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微信公众号
省委党校智慧校园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Wanhu
皖ICP备06012118号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196号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号 邮编:230022
访问量统计(您是本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