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新时代党校工作作出了系统性安排、提出了创新性要求。《条例》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对近年来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新鲜经验的升华凝练,更是对新时代新征程党校使命任务的系统擘画,以鲜明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导向为地方党校坚守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制度保障。宁波党校系统自觉把学习贯彻《条例》精神的热情转化为推动教学科研提质增效、服务地方发展大局的实际行动,切实将《条例》要求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在坚持政治建校中筑牢思想根基,在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中彰显党校担当,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注入强劲动力。
深刻领会《条例》政治建校新内涵,以旗帜鲜明讲政治为党校发展铸魂立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不是一般的学校,而是党的学校,是党的重要职能部门”。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和灵魂。《条例》进一步丰富了政治建校的内涵,明确要求要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将党的政治属性、政治使命和政治要求熔铸为党校办学的灵魂与根基,为党校擦亮了最鲜明的政治底色。坚持党校姓党就是要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校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南与科学理论的武装,必须在办学过程中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大局。坚持党校姓党就要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党校是锤炼政治灵魂的熔炉,不是休闲消遣的清谈馆。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将“两个维护”作为党校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将政治要求贯穿党校教师管理始终,用坚强的党性、纯粹的信仰、过硬的能力,确保党校阵地永不变色、永不褪色。坚持党校姓党就要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地位,“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条例》对教育内容进行了充实完善,旨在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为民服务中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深刻把握《条例》为党育才新布局,以基本培训为牵引开创党校发展新局面。“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条例》着眼于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对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特别是基本培训作出了革命性、系统性的重塑。《条例》着眼于提高党的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政治能力和执政本领,将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区分为基本培训和其他重要培训,并对基本培训的工作要求进行了明确,使党校培训从“有什么教什么”向“干部需要什么、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教什么”转变,推动了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开创党校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路径遵循。《条例》对基本培训的要求更加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基本培训明确要求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注重学员对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的掌握和对学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作风的强调。《条例》对基本培训的要求更加突出针对性与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衡量党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条例》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出发,进一步明确了学员履职本领增长的重点,旨在将理论学习的成果直接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
深刻理解《条例》科研咨政新导向,以“国之大者”为引领激发党校发展新动能。“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理论与实践、思想与现实应该是双向互动的,只有符合时代实践要求的理论,才能让人们跟得上甚至引领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条例》回应时代发展呼声,对党校科研工作与决策咨询提出了新的价值指向与目标任务。《条例》给党校科研工作明确了更重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守党校初心,就必须努力当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生力军。”《条例》明确提出党校科研工作要加强理论研究、对策研究和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为党校科研工作的理论深度与实践厚度提出了新目标。《条例》对党校决策咨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条例》要求党校决策咨询更加聚焦服务“改变世界”的要求,提出应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发挥好智库作用。科研和决策咨询是地方党校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机制,宁波市委党校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全域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和“510”科技创新体系、“361”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先行探索为突破口,在聚焦“国之大者”中实干争先、向新而行。
深刻认识《条例》重大原则新变化,以科学方法为指导开启党校发展新征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总钥匙”。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是一个复杂工程,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前瞻思考、全局谋划、整体推进。《条例》在工作原则方面提出要坚持守正创新和系统观念,为开启新时代党校事业的整体性、协同性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全党办党校”“开放办学”等新要求正是其生动体现。坚持守正创新体现了对党校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与发展要求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党校办学治校的根本遵循与光荣传统,创新是在守正基础上适应时代要求的机制创新与方法革新。坚持系统观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从整体的、全局的高度,以普遍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党校工作,分析、发现并解决党校事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不断增强党校工作的整体性和协同性。这要求我们既要着眼于“坚持全党办党校”的大系统,也要聚焦党校内部教学、科研与决策咨询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小系统,更要运用于统筹各方资源开放办学的新系统。
【作者系宁波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