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经验 锐意进取 努力开创
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新局面
2006年11月28日,经省委党校校委研究决定,2007年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座谈会在阜阳召开。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刘长功、副校长陈锡华、各市委党校分管副校长和研究生办公室主任以及部分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省委党校陈锡华副校长主持。省委党校研究生部李景道主任首先讲话。他要求,2007年省委党校研究生各个报名点要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交流、研讨和总结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经验,进一步加强领导,努力开创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新局面,为推动党校研究生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地向前发展做贡献。首先,既要看到党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又要看到研究生招生的严峻性;其次,既要充分树立完成招生工作的信心,又要充分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再次,各报名点既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招生工作领导机构,又要有一批具有奉献精神的招生工作人员队伍。李景道主任还就2006年的招生情况及2007年的招生信息作了通报。
阜阳、淮南、蚌埠等市委党校在座谈会上就招生工作的有关经验进行了交流发言,省委党校研究生部就2007年招生工作的一些具体要求作了布置。
省委党校刘长功常务副校长作了会议总结报告。他主要讲了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强调了招生工作必须坚持招生条件,确保生源质量。自省委党校开办研究生教育以来,每年都有招生工作这一重要环节,严把进口关,坚持按条件招生,保证生源质量意义重大。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应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是关系到党校研究生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大事。要在充分考虑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第二,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研究生招生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要继续坚持“从严管理、控制规模、规范办学、确保质量”的办学原则,既要考虑办学的规模,更要重视生源的质量。第三,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研究生教育与党校教育的关系。党校是培训、轮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主渠道,研究生教育是党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研究生教育,对于促进党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招生工作必须坚持稳步发展,明确办学方向。我校自开办研究生教育以来,已经培养了一大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为推动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教育质量第一,从严施教,严格管理,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努力形成具有党校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再次,要坚持质量第一,培育党校品牌。质量是党校研究生教育永恒的主题,必须把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放在突出的位置。第一,党校各部门要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党校研究生教育是党校教育体系和党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全省党校整体利益出发,努力把工作做好。突出党校特色是党校研究生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检查调研,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研究和把握党校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生教育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党校的优势,打造党校研究生教育的良好品牌。第二,要在培养高素质理论骨干和领导人才上下功夫。要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结合自身优势,优化结构,从党校实际出发,努力为我省培养更多的高层次、高素质的理论骨干和领导人才。第三,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是党校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我校脱产和在职研究生教育是在中央党校和省委、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不断发展进步的,同他们的重视和支持是密不可分的。最后,刘长功重点强调:为打造党校研究生教育的良好品牌,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一是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要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党校自身建设的首位,没有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保证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研究生;二是要有正确的培养方法,要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有活跃的学术气氛,要能给研究生提供思考、了解、研究重大理论前沿问题、疑难问题和实践创新的平台;四是要注重完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式和任务而不断改革和创新。
2007年党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即将全面展开,刘长功希望同志们充满信心,真抓实干,充分挖潜,广泛动员,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积极性。他相信,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省委党校研究生教育事业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会议历时一天,会议主题鲜明,中心突出,既是为做好2007年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座谈会,也是情况通报、经验交流及工作布置会。会议在刘长功常务副校长讲话后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