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功
(2010年6月21日)
同志们:
2010年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与此同时,繁重复杂的管理任务也摆到了我们的面前,因此,我们必须及时总结经验,大胆开拓创新,努力开创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下面我主要讲两个问题。
一、2008年以来研究生教育工作回顾
为什么要从2008年讲起,同志们知道,这一年,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以下称《条例》)。这在党校发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2008年以来,省委党校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不平凡的三年。三年来,为贯彻中央、省委相关政策精神,推动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我们的主要工作
2008年6月,我们在滁州召开研究生录取工作会议,并提出了“加强教育质量管理、提高研究生素质”的办学要求。会后,我们开通了远程视频网,为扩大省校优秀教师的授课面做出了技术准备,同时,增设教学效果检查和反馈程序,强化了对于教学过程的管理,这些工作的开展,为此后贯彻中央、省委相关政策精神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2008年9月,《条例》颁布,提出“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注重质量,坚持国家标准,突出党校特色”。请同志们注意,这是我们党校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大拐点,标志着党校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凸显坚持教育质量为主这一主题。尽管这是针对学位研究生教育提出的要求,但是,我们理解这一基本要求也应当落实到在职研究生教育当中,我们此前在滁州会议上提出的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思路也完全符合这一要求。
2008年12月,我们在芜湖召开研究生招生工作会议,并确定了“研究生教育质量建设”的会议主题,明确提出“教学质量是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强调要抓好“入口关”、“教学关”、“管理关”,明确“领导责任”、“培养责任”、“管理责任”。会后,在省委党校分管校长的领导下,省委党校研究生部相继召开研究生教学指导组长会议、班主任工作会议,组建全省教师师资库,层层分解、步步落实芜湖会议提出的质量建设要求,并由分管校长带队对各教学点的教学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检查。2009年5月,我们召开由各教学点研办主任参加的制度建设研讨会,在充分听取各教学点意见、建议的前提下,修订、补充、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推动了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建设。
2009年6月,我们在省委党校召开研究生录取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强调,要认真落实中央党校副校长李书磊同志在2009年5月全国党校系统学位研究生工作重庆会议上提出的“两个话语权”的要求:一是学术话语权;二是意识形态话语权。我们认为,落实这两个话语权,归根到底还是要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因此,在会上,我们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教育质量第一的办学意识”,把好“招生、教学、教材、面授、作业、考试、论文、毕业”等八个关口。会后,我们开通了远程视频课程,启动了期末考试视频监控系统,强化了对于教学过程的管理。加大了教材建设力度,组织省校教师自主编撰教材,推进了学科建设的规范化。加大了毕业班工作力度,特别是毕业论文工作力度,严格了论文指导老师必须具备研究成果的条件,等等。
2009年12月,我们在六安召开研究生招生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强调,要切实贯彻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贯彻《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若干意见》(以下称《意见》)精神,以“学风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推进党校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提出要明确对于学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学风建设的主体、明确学风建设的工作重点和工作原则。会后,我们成立督导组,狠抓面授出勤率,稳步推动考核方式改革,强调对于学员的分析、研究能力的考查,力图以此促进优良学风的建立。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
三年来,本着“坚持国家标准,突出党校特色”的原则要求,经过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在推动研究生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具体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了办学责任感、使命感。当前,将党校研究生教育视作党校教学总体布局有机构成的观念,已经在同志们的思想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基。通过研究生教育,对外扩大党校社会影响,对内锻炼教研人员队伍,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因此,省委党校、各市委党校都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近年来,历次研究生工作会议,多数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都能亲自到会,共商研究生教育发展大计,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人心,形成了紧密团结、群策群力的良好办学局面。
2、制度建设得到加强。《条例》的颁布和《意见》的出台,使得新世纪党校工作进一步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三年来,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也正是在这一宏观的制度建设背景下,进一步完善了办学、管理的各项制度,使得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都能做到有章可循、规矩谨严,既为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也适应了新时期党校建设制度化的要求。
3、质量意识普遍提高。由于我们始终把质量建设放在首位,始终围绕质量建设谋篇布局,切实贯彻执行质量建设的相关决定,长期坚持,常抓不懈,所以,目前同志们普遍提高了质量意识,普遍认识到提高质量是确保党校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从而能够严格落实省委党校制定的各项研究生工作制度,坚持从严管理、从严施教,使得质量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4、教风、学风趋于好转。近年来,随着我们质量管理力度逐步加大,不论从教师授课情况看,还是从学员学习情况看,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普遍能够做到认真备课,及时把握学术发展前沿,确保课程质量。学员学习积极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就面授的情况来看,根据督导组的反馈,多数教学点到课率可以达到70%以上;就考试的情况来看,不论是入学考试还是期末考试,均有良好的考风考纪。上述种种情况,毫无疑问体现了研究生教育教风、学风的好转。
总之,三年来的工作成绩显著,有效地提高了党校研究生教育的办学质量,有效地提升了党校研究生教育的办学声誉,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在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严峻经济形势中,稳住阵脚、稳定规模,为开创党校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大力推进标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当前,为进一步推动党校研究生教育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开创研究生教育新局面,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推进标准化管理,使质量建设跨上一个新台阶。
(一)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紧迫性
1、“坚持国家标准,突出党校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要求我们必须推进标准化管理。《条例》明确提出党校研究生教育要“坚持国家标准”,《意见》也明确强调“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教育要坚持国家标准”,上述办学指导思想,都要求我们要以标准化管理提高研究生质量,切实达到并坚持国家标准。
2、学历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推进标准化管理。在2009年5月全国党校系统学位研究生重庆会议上,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卓泽渊指出,“我们的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从干部培训方式转换过来的”,对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日常管理模式“往往直接套用干部培训的方式”。毫无疑问,这种思维定式和习惯性工作方式,既然在中央党校的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那么,在我们省级党校的在职研究生教育中,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但是,学历教育有着自身具体的培养标准,它不同于干部培训着重提高党性修养、政治立场与原则的坚定性、政策把握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以及拓宽理论视野和知识面的“通才”式培训,而是强调“术业有专攻”的专业性教育,要使特定学科专业的学生具备本学科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掌握学术研究的标准方法,能在特定的专业方向上形成符合学术规范的知识创新能力,成为适应技术、专业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起适应这一培养要求的标准体系,实行标准化管理。
3、当前党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推进标准化管理予以解决。尽管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例如,少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不高,与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适应的状况;少数教学点面授管理、班主任管理力度有待加强,执行缓、补考制度不够到位,入学考试、期末考试监考要求不能完全落实;在论文答辩中,答辩老师提问质量有待提高,等等,凡此种种都必须通过推进标准化管理予以解决。
4、学员素质普遍提高的事实,迫切要求我们推进标准化管理。近年来,报考学员素质普遍提高,很多学员具备国民教育体系全日制本科学历,学员既然在入学前已经接受过系统的标准化专业教育,那么,在我们授予学员更高一级学历的教育中,就更加应该建立严格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5、多年的制度建设为推进标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已经走过十六个年头,多年来,我们边实践、边摸索,抓办学、抓制度,至今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特别是近三年来,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这就为我们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推进标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推进标准化管理已经水到渠成。
(二)准确把握标准化管理的内涵
《条例》和《意见》都强调党校研究生教育要“坚持国家标准”,我在去年12月的六安会议上提出“国家标准”可以进一步落实为五个标准:即培养目标标准、教育质量标准、学术水平标准、导师队伍标准、办学管理标准。不过,必须强调指出的是,上述标准是宏观的培养标准,是提高研究生质量的宏观要求,而我们现在提出的“标准化管理”,是落实宏观要求的具体管理原则、方法、措施,是在完善的制度体系基础上的微观行为管理。
其实,标准化管理是对企业管理概念的借用,其本义是通过严格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确保产品的市场满意度、稳定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适应市场的应变能力。把这一概念落实到我们的研究生教育中,就是要通过对于教师教学行为、管理人员管理行为和学员学习行为的标准化要求,提高培养质量,使我们的培养产品即研究生学员最终能够达到《条例》和《意见》提出的宏观质量标准。
当然,标准化管理绝不是泯灭学员的个性、创造性,我们是要按照学历教育的标准化要求,通过标准化的行为管理使得学员具备系统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员在专业方向上利用规范的学术研究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为实现安徽跨越式发展培养大批量、高素质的专业化、创新型人才。
(三)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
标准化管理是对于研究生教育的过程管理,在不同的培养环节都要设定明确的质量标准并严格执行标准要求,具体看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的标准化。
1、研究生入学管理的标准化。在入学管理阶段,首先是报名条件的标准化,要严格按照招生政策规定的资格标准审核报考人员条件,坚决把住人情关、面子关,确保生源的质量标准。其次,在招生考试阶段,对于各教学点而言,要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开展考务工作,严格培训监考教师,将监考的各个环节按标准执行到位,以优良的考风考纪,确保录取学员达到质量标准。再次,在录取阶段,要切实按照标准录取、补录,杜绝工作的随意性。
2、研究生教学管理的标准化。在教学管理阶段,首先,要实现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标准化。为了使我们的研究生达到前述学历教育的标准,培养方案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科规范,应当明确必修课中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中的专业选修课和跨学科选修课。教学计划安排的各学期课程,应当体现出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其次,授课教师的聘用应当按照省委党校研究生部相关管理规定的标准要求,严格资格条件、严格聘用程序。授课教师应当精心备课,确保授课达到质量标准。再次,要加强管理队伍标准化建设,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严谨、结构优化的管理队伍,特别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和工作责任心,班主任对于学员的考勤、学籍档案管理应达到规范标准。最后,期末考试工作同样要达到标准化的要求,确保考核测评的准确性。
3、研究生毕业管理的标准化。在毕业管理阶段,核心环节就是毕业论文工作,论文指导教师聘任要严格按照省委党校相关管理规定的标准要求,指导教师要切实承担起论文指导的责任,本着对学员负责,对党校研究生教育负责的精神,认真把关,确保论文定稿符合学术规范,坚决杜绝论文抄袭现象。论文评审教师应给出中肯的评审意见,答辩教师的提问、追问要建立在认真审读论文的基础上,切忌大而化之走过场。优秀论文必须达到质量标准,宁缺毋滥,质量不过关的论文绝不姑息迁就。优秀学员的评定要严格执行省委党校研究生的相关规定,毕业生档案材料要完整规范,符合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要求。
我们已经强调过,标准化管理是制度基础上的微观行为管理,因此,就要从细处着手,严格执行管理标准,通过为期三年的严格的过程管理,最终使我们的毕业研究生学员达到宏观的培养标准要求。
(四)抓好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几点意见
为推动标准化管理,大幅度提高办学质量,提高学员符合学历教育要求的专业素质,当前,我们在工作思路和工作安排上,要突出以下几个重点工作。
1、树立标准化管理意识。标准化管理,是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的长期工作,我们经常说,制度是由人制定的,落实制度还要靠人。因此,我们省市党校校委领导、研究生教育的各级管理人员、研究生教学指导组、各科授课教师能否树立严格的标准化管理意识,对于推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落实,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标准化管理对于提高党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性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刻绷紧标准化管理之弦,从而将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扎扎实实地贯彻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之中。
2、熟悉各项标准化管理要求。落实标准化管理,需要我们从事研究生教育的全体人员,都能够熟悉省委党校研究生部制定的有关办学、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工作原则、工作措施、工作要求,心中有规矩,行事有方圆。所以,我们要加强对于相关制度的学习掌握,对于各个工作环节的标准化要求一定要做到烂熟于胸,成为工作本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论是日常性事务的办理,还是突发性事务的处理,都能符合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情况的变化、形势的发展,我们既有的管理制度可能也需要发生与时俱进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管理人员能够本着对党校研究生教育高度负责的精神,及时发现问题,适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推动我们的制度建设、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走向完善。
3、加强领导,强化工作力度。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切实展开并取得实际成效,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省、市两级党校校委,特别是研究生工作分管校长,承担着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宏观领导责任,要明确领导工作方向,强化领导工作力度。省委党校研究生部和各市委党校教学点研办的负责同志,肩负着标准化管理的具体领导责任,要深入领会校委有关标准化管理的各项要求,切实分解任务,明确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质量标准,把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工作落实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展开。
4、加大检查督导,确保工作落实。按照规章制度办学,依照质量标准管理,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因此,要加大检查督导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得到落实。一方面,省校要加大对于自身及各教学点标准化管理工作开展状况的检查督导。我们去年下半年组建督导组,就省校及各教学点的面授到课率、考勤制度落实、班主任管理、学籍档案建设进行检查督导,实际上就是围绕标准化管理设计的检查督导内容,今后,我们会加强研究,探索新的方法,进一步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另一方面,各市委党校也要加强对于本教学点执行标准化管理要求的检查督导,实现工作的常态化。
可以看到,我们今天强调的标准化管理,其实建立在三年以来我们所开展的质量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学风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之上,是对于前期工作的延续、深化和精细化。只要我们切实贯彻标准化管理的各项要求,就一定能够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推动党校研究生教育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开创党校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
同志们,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的召开,《条例》和《意见》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党校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创造党校事业新的辉煌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