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研究生部

首页 > 图片新闻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2010级中共党史专业脱产研究生班开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讨论会

发布时间:2011-11-28 09:34:17 阅读次数:2039次 来源:研究生部 作者:研究生部

    11月23日上午,省委党校2010级中共党史专业脱产研究生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理论讨论会。讨论会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主题,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术气氛浓郁,不同的观点互撞中火花烁烁,给人启迪。
    讨论会上,全班24名学员纷纷发言,进行了交流,就社会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问题、农村基层干群关系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村治安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以及如何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等等一系列社会管理问题。同学们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政府角色“错位”、社会组织“缺位”、社区服务“失位”,有些政府部门在进行社会管理中重管理轻服务。同学们指出“社会管理”一是“管”一是“理”,“管”就是“规范”,“理”就是“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绝不能照搬照抄西方模式,而要根据中国国情,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创新用人机制、引用人才,培养一支专门的社会管理人才队伍,同时还要扶持并做大、做强社会组织,发挥好它们的中介桥梁作用。
    同学们还就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中为何强调“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谈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普遍认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一个良性社会的管理,必须要把“依人”和“为人”有机结合,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应该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不是牺牲人民来保证经济发展。当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时,要把“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只有当人民作为社会价值主体,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享有社会成果,这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同学们又讨论了城市现代化由“熟人社会”进入到“陌生人社会”如何加强社会管理问题,提出了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强化以单位为基点的社会管理、在“陌生人社会”用“熟人思维”以促进社会和谐的看法。总之,在社会管理中要强调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和谐社会。
    最后,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教授李琼英最后作了点评总结,她说此次讨论会发言主题明确,同学们都能结合本人实际和本地区的特色展开进行思考,踊跃发言,参加讨论会收获很大,效果很好,并建议今后加强对“社会管理”这个重大课题的学术研究深度和力度,为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做出党校教师应有的贡献。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