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最新权威教材

发布时间:2022-08-05作者:汪兴福来源:分享到:

“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刻领悟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的权威著作,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教材。阅读原著、学习原文,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论体系的理解,进而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重要地位


“重要地位”指的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过程中的历史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此同时,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十年,先后出版了四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过程的真实记载,是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生动写照,是最厚重的经典文本。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世界的最新贡献,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新境界、实现新飞跃的权威著作。


从宏观层面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建设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思想旗帜;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关系,是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的五条路径。


从微观层面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走好新时代复兴路的主心骨和定盘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性、创造性、人民性的重大论断,廓清了一系列大是大非,在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上旗帜鲜明、正本清源,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意志、政治立场、政治主张。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面旗帜,全党思想上精神上就有了鲜明的时代标识,党的团结统一就有了思想根基、“共同语言”,带领全国人民奋勇前进就有了正确方向。也就是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主义”的解释、辩护、论证与引领的功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主旨要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21个专题在内容上,大致可以归纳为十二论,即背景论、主题论、政党论、人民论、斗争论、目标论、阶段论、“四个全面”论、“五位一体”论、强军论、统一论、外交论,是近两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特别关注其中的新概念、新判断、新推理与新的话语系统。


关于新概念。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它是思维的“细胞”,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例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提到的“精神”范畴,就有伟大建党精神、斗争精神、抗疫精神、长征精神、法治精神、红岩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上海精神等。还有许多重要概念,如国之大者、政治三力、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全过程人民民主、国际传播能力、公共卫生体系、双碳、总体国家安全观、多边主义等。这些新概念需要精准地专业把握,它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入门垫脚石。


关于新判断。判断在形式上表现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而在内容上则是对事物之间联系的反映。判断是展开了的概念,概念是浓缩了的判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有许多新判断,例如在第七专题《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十三个重要判断或命题,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等。这些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的重大理论和理念。


关于新推理。推理在形式上表现为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是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逻辑思维形式。或者从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推导出个别联系,或者是从事物之间的个别联系推导出普遍联系。这些主要体现在相对完整的篇章中,彰显出强大的逻辑力量。例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使伟大抗疫精神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等。


关于理论体系。理论体系是思维反映客观对象的系统形式,是主体观念把握客体的最高形式,其任务就是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观念地反映出来。理论是时代的观念形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为重大时代课题,在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过程中,创立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研读方法


在资源上,做到多种文本协同共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四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对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真实记录,构成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的文本,因此需要一体系统研究。此外,这10年,还有系列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摘编选编。另外,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在福建》《习近平在浙江》等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系列,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为这一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在时序上,做到与最新精神协同共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四卷的出版,每卷相隔时间2-3年,在此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还有大量的最新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要把四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与最新指示批示精神相结合。例如,最近就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同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协同共学。


在体系框架上,做到原著与原理协同共学。原著与原理有所区别,原理更侧重于条理化、体系化、通俗化,类似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选集》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文选》与邓小平理论。要把四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相互映照、协同共学。


此外,还要把通读与精读重点篇目相结合。在方法上,多种方法协同共研,特别需要借助计量手段开展对四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深度研究。


(作者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微信公众号

  • 省委党校智慧校园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inggao

                         皖ICP备06012118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196号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号 邮编:2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