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阶段经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发布时间:2022-08-05作者:裴晓鹏来源:分享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经济建设部分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从2020年5月到2022年4月期间的重要文稿17篇,即第七个专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第八个专题“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第九个专题“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与改革”论述的重要部分,对于推动新发展阶段的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必须完整准确把握其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


新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总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判断,提出新发展阶段发展的总要求,就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发展方位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一文中,对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即新发展阶段作出了深刻阐释,这为我们理解中央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提供了一把钥匙。在这篇文稿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还阐述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提出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任务,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新发展阶段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创新,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


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总结了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将其概括为13个方面,并明确指出“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它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文稿还提出了要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忧患意识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这些内容发展了二卷、三卷关于新发展理念的论述,深化了我们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即它不仅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治本良方,也是长期发展的根本遵循,是前进路上红绿灯和指挥棒,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塑新竞争优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两篇文稿中,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怎样准确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一个科学完整的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体系。我们要掌握其思想精髓,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即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抉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是新发展阶段要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要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本质特征,即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在认识上注意“三个是、三个不是”,防范陷入“八个误区”。在实践中,要牢牢抓住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这个关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和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和重大问题


认清发展大势和发展思路。在《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提出了破解发展难题的新思路。我们要把握其中的思想精髓,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和挑战,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突破“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约束,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深入实施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则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其中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就是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一文中,详细阐述了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和举措,即牢记“三个使命”,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全力做好“七项重点工作”,这为沪苏浙皖四省市协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在《真抓实干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重申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于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而且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角度阐述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实践中,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用大历史观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国之力促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着力促进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创新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努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在《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当前我国科技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强调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性,指出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路径。这要求我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强化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夯实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着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建设人才高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产业创新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一文中,对发展数字经济作了深入全面的论述,分析了世界和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现状,阐述了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其要点就是: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而我国的数字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发展数字经济对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意义,必须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发展阶段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新发展阶段,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进而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呢?习近平总书记在《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文中作了科学回答,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我们要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准确处理好新发展阶段的重大问题,如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要先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把“蛋糕”切好分好;在对待和利用资本问题上,既要为各类资本发展释放更大空间,发挥其作为生产要素促进生产力的作用,也要为资本设立“红绿灯”,规范和引导各类资本健康发展,防止有些资本野蛮生长和无序扩张;在初级产品供给保障问题上,要加强战略谋划,确保供给安全;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问题上,要见微知著,抓早抓小,着力避免发生重大风险或危机;在碳达峰碳中和问题上,要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


新发展阶段改革开放的新任务


在《使各项改革朝着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聚焦发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新发展阶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展现更大作为》三篇文稿中,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工作,绘制了新发展阶段改革的路线图。对于广大干部群众来说,首先,要深化对改革的性质的认识。要认识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创新理论、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都是革命性的。改革在性质上是一场思想理论的深刻变革、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人民广泛参与的深刻变革。其次,要把握改革的新要求。新发展阶段的改革要朝着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聚焦发力,在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上,取得更大突破、展现更大作为。


在《共同促进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繁荣》《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两篇文稿中,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新发展阶段扩大开放的意义,向世界宣示了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态度和决心。我们要深刻把握其中的核心要义,充分认识开放对于中国和世界发展进步的重大意义,在“世界开放指数”下滑、全球开放共识弱化情况下,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维护多边主义,坚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共同利益,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作者系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微信公众号

  • 省委党校智慧校园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inggao

                         皖ICP备06012118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196号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号 邮编:2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