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尚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风尚

爱卫好习惯应成生活“标配”

发布时间:2020-05-09作者:来源:分享到:
      今年4月是第32个爱国卫生月。在四川成都,爱国卫生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杀已成为许多居民小区日常生活的“标配”,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逐渐在市民中养成。(据光明日报报道)

  今年四月以来,全国各地都在轰轰烈烈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卫生运动,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从城市到乡村,环境卫生大有改善,村容市貌大有改观。更重要的是,讲文明、讲卫生、讲习惯的好风尚正在逐渐形成,这也是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持久美下去的关键。

  一场疫情,让公众对“卫生”与“安全”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一个喷嚏就能够致命,一个口罩就可能救命;合餐传统下的筷来箸往,传递的不只是情感,更有病毒;勤洗手、多通风,别给社会找麻烦……卫生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只是很多时候因为细节化的存在,而被人们“小看”了。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卫生意识,培养健康生活的好习惯,从而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成都此番开展的爱国卫生活动,就是以环境卫生整治,粪便污水垃圾处理,消除老鼠、蟑螂、蚊子、苍蝇“四害”滋生环境为重点,全市累计动员参与大扫除人员达300万人次。在做好人员个人防护的情况下,进行这样一场全城大扫除,不但提高了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更将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一理念输送至千家万户。

  爱国卫生运动最大的特点是群众性,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决定活动效果好坏的关键。要调动群众积极性,号召大家爱国爱家、守望相助,全民动员、携手共治。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涉及社会各个方面,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也有助于广泛动员各方力量,构筑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爱国卫生人人受益,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只有集全民之力,才能筑牢疫情防控之基。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但一经养成,终生受益。要将爱卫好习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标配”,落实在生活细节之中;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创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公共卫生素养,共同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来源:成都文明网
  •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微信公众号

  • 省委党校智慧校园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inggao

                         皖ICP备06012118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196号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号 邮编:2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