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下简称第四卷)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生动答案。认真学习第四卷,是当前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党校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要发挥自身的理论研究优势,深入研究阐释第四卷的深刻内涵,这对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阐释第四卷蕴含的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居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第四卷高度概括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第一专题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证”。党校要组织专业力量阐释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的深刻道理。一要阐明党的领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正确的前进方向。结合第一专题“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重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的历史事实。二要阐明党的领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力量。结合建党百年的历史讲清楚党的领导为推动民族复兴提供了信念坚定的党员队伍力量、英勇顽强的人民军队力量、气势磅礴的人民群众力量。结合第三专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第四专题“坚持敢于斗争”、第十五专题“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第二十一专题“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讲清楚党的领导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强力量的历史事实。三要阐明党的领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正确的战略策略。“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第四卷诸多专题,讲清楚党的领导为民族复兴提供有效战略策略的历史事实。
深入研究阐释第四卷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四卷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学习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一要研究阐释其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方法论。第四卷总结党的奋斗历程,强调“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针对理论的重要性,强调“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针对党史学习,强调“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领导干部有个‘本领恐慌’问题,其中最根本的本领不足是理论素养不够。”党校要组织专业力量对这些重要的论断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进行研究阐释,讲清楚其内在的深刻道理。二要研究阐释其所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党的改革和建设的全过程。第一卷的“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观点、第三卷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观点、第四卷的“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始终的鲜明体现。第三专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这些铿锵的话语是中国共产党人唯物史观的形象表达。党校要组织专业力量研究阐释这些话语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生命在于人民、力量在于人民的深刻道理,讲清楚中国之治行稳致远的深刻道理。
深入研究阐释第四卷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校要组织专业力量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深刻道理。一要深刻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实践来源。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在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二要深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性发展。第四卷全面系统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八个明确”到“十个明确”的丰富发展。第七专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第八专题“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与“十个明确”中新增的第七个“明确”相对应,第二十一专题“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与“十个明确”中新增的第十个“明确”相对应,第十专题“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第三个“明确”中增加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内容相对应。结合这些内容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新特征、理论新高度和文明新高度。三要深刻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局面。”结合二十一个专题内容,深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的生动回答。通过党的建设、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对外关系等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详细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实践发展的指导作用。
理论研究阐释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党校的理论研究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时代发展实际,要紧跟时代步伐、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当前,做好第四卷的研究阐释是党校工作者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
[作者系淮北市委党校(淮北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微信公众号
省委党校智慧校园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inggao
皖ICP备06012118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196号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号 邮编:230022